阜南县人民医院 医院首页 -> 医院新闻 -> 阜南县人民医院:医改释放红利 普惠更多百姓------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
新闻中心
阜南县人民医院:医改释放红利 普惠更多百姓------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

阜南县人民医院:医改释放红利 普惠更多百姓------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

发布:2016年09月26日  浏览:35956

 日前,阜阳日报刊登《阜南县人民医院 医改释放红利 普惠更多百姓——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阜南县人民医院官方微信今予以转载。
 
阜南县人民医院:
医改释放红利 普惠更多百姓
------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阜南模式初探
 

(2016年3月19日,阜阳市委书记于勇到阜南县人民医院指导医共体工作)

(2016年6月1日,市委副书记卢仕仁、市卫计委主任吴荣涛到阜南县人民医院柴集分院调研医共体工作)

(2016年8月18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军在阜南县负责人陪同下到该县人民医院柴集分院检查指导工作)
      今年8月12日,国家卫计委在北京召开“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专题发布会。会上,省卫计委主任、省医改办主任于德志,滁州市政协副主席、天长市委书记金维加,阜南县人民医院院长陈雷介绍了安徽综合医改试点进展的有关情况,接受相关媒体采访并回答有关提问。
      
       在国家级层面上召开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经验,这是阜南县的第一次,也是阜阳市的第一次。一个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如何上升到了国家高度?阜南县人民医院的医改又是如何进行的?它的改革模式给全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哪些启示?
      
        近年来,为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整体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使得辖区居民“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让老百姓“看病不难、花钱不多”,进而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的目标,阜南县人民医院在阜阳市委市政府和阜南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县卫计委的关心和支持下,把推进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因病致贫返贫几率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组织实施了县域医共体试点改革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问:老百姓看病便宜了吗?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健全药品、耗材供应制度,百姓看病更加便宜。
为推动医院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2015年3月,阜南县人民医院组织成立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疗器械设备管理委员会、后勤管理领导小组,采购价格委员会及医院监督委员会等,明确了专人分管、专人具办,建立了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机制。
 
     “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有助于推动医院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流程和模式。”阜南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雷告诉记者,相比较以前,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之后,医院的用药更加规范、服务更加热情,老百姓就医花费越来越少、得到的服务越来越好,满意度大幅提升。
    
         近日,走进阜南县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几张“阜南县人民医院常用药物价目表”几乎贴满了墙壁。2012年12月,阜南县人民医院开始药品零差率销售,率先破除了以药补医格局;2015年8月,阜南县组建了以县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联合体,全县公立医疗机构大输液按返点33%、全县基层公立医疗机构临床用药按返点16%、县级医院高价位药品按返点38%、廉价药品按返点10%、进口合资药品按6%中标。药品虚高定价现象得到遏制;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和带量采购工作正稳步有序开展。
 

(2016年6月7日,阜南县委书记崔黎到阜南县人民医院王家坝分院检查指导医共体工作)
   “药价降了,降了一段时间了。”52岁的患者刘(某某)正在药房窗口前等着拿药,刘(某某)介绍,平常服用的降压药施惠达原来45元/盒,自己平均每个月服用两盒。近几个月,她到医院开药,发现该药价格降到了38元/盒。算下来,每个月较之前节省了14元。
     
       另一名患者林(某某)也晒出了自己的处方单:倍他司汀/敏使朗、复方天麻蜜环糖肽、心脑舒通三种药,共计182.99元。而这些药在之前要210元,一共便宜了27元。
不仅药品价格降低了,在县级医院就医其他方面的花费也降低了。以同病种在不同医院的对比为例。病人任(某某)于2015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进行胆囊手术,住院共花费20661.46元,其中个人支付12988.26元,新农合资金支付7673.2元。
     
        而同样的病种,在阜南县人民医院就诊花费却少得多。2015年5月,病人卢(某某)在阜南县人民医院进行胆囊手术,住院共花费7995.1元,其中个人支付2638.64元,新农合资金支付5356.46元。
  “通过改革,可以很明显看出,患者在县级医院治疗的费用大幅度降低了。”陈雷表示,县级医院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几率,“把县级医院有能力收治的疾病留在县内,不但节省了新农合资金,也减轻了居民的医疗支出及就医期间的食宿、交通等负担。”
   
       二问:县内就医人数为何明显上升?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初步建立,使得辖区居民实现“不生病、少生病,生病后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让老百姓“看病不难、花钱不多”,进而实现“90%的病人不出县”的目标。
     与2014年相比,2015年阜南县第一县域医共体县外住院补偿人次同比总体下降13.5%;与此同时,在县医院就医住院的人次同比提升70%。这其中,医共体成员单位的贡献最大,2015年,医共体成员单位柴集镇卫生院共上转县医院356人,其中住院233人;焦陂镇卫生院共上转378人,其中住院273人;朱寨镇卫生院共上转304人,其中住院218人。

(2016年8月12日,阜南县人民医院院长陈雷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国家卫计委在北京召开的“安徽省综合医改试点工作进展”专题发布会)
      将基层治不了的病转到县医院就诊,这是分级诊疗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经腹子宫切除手术为例,该病在不少乡镇卫生院无法开展。基层首诊解决不了该项问题,可以直接通过阜南县人民医院在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设立的120救护车,将患者转到县医院就诊,这一方法既实现了对患者的救治,也减少了患者就医的时间、救治来回所需的车旅费用等,极大地方便了百姓。
    
      不仅仅是单项转诊,为了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阜南县人民医院尤其注重政策向基层倾斜、资源向基层集中,切实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软硬件建设。通过推行医共体内药品带量统一采购工作,实现大型设备统一管理、共同使用,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高。2015年,由阜南县人民医院向下级乡镇卫生院转诊人次超200人,其中向柴集镇下转病人73人,住院30人;向焦陂镇下转67人,其中住院47人;向朱寨下转67人,其中住院40人。
    
      为紧紧围绕“强县、活乡、稳村”的目标,积极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建立起“共体共心共利、共建共担共享”的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利益共同体,阜南县人民医院坚持外引和内培并举,按照(100+N)病种清单,向N类疾病重点拓展,使N类疾病县外病人逐步回转,增强了本院“治大病”的能力。
  
    “与此同时,我们还坚持力量向基层汇集,通过与乡镇卫生院开展合作建立科室,驻点医生带教坐诊、带教查房、手术示范、学术讲座等工作,规范乡村医生对一般病、常见病的诊疗,增强了乡镇卫生院‘看小病’的能力。”陈雷说,以普通的阑尾炎手术为例,在省级医院治疗除报销外,患者需自费近6000元左右,市级医院需3000元以上,县级医院需1500元左右,而有了医共体之后,在乡镇卫生院个人花费仅需300元便可以完全治愈。
为落实三级诊疗制度,实现“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阜南县人民医院还实施了“一村一师”师带徒工程,指导村医严格落实基层公共卫生工作,实行任务包干,让村医负责居民的健康宣传、疾病的控制管理以及随访、签约服务的落实等工作,督促村卫生室承担起“防未病”的职责,为居民健康当好“守门人”,彻底激活了基层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三问:医护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吗?
    破除以药补医,完善绩效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职工平均工资较改革前提高了40%。
    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医改的成效,需要由广大医务人员作为传递载体。如何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始终是医改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初,阜南县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便重点推行了“一保两变三倾斜”制度。
    ‘一保’,就是保证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稳步提升;‘两变’,就是实行全员聘用制和绩效考核办法,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变考核经济指标为考核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出勤率和群众满意率;‘三倾斜’,就是向临床一线倾斜、向重点岗位倾斜、向业务骨干倾斜,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积极性。”陈雷告诉记者,改革之后,虽然破除了以药补医,但是医务人员的工资并没有降低,相反通过医改前后的对比,阜南县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的平均工资较改革前提高了40%。
 “这次价格改革为了更好地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的同时,根据相关文件政策,我们适当上调了部分诊疗服务价格,比如治疗费、护理费、床位费等,这样有降有升,老百姓负担不会增加,而医生护士干得越好,百姓越认可,收入越高,他们的积极性有所提高。”陈雷介绍说。
   
     四问:改到深处如何走?
     调整运行角度,明确发展方向。
     近期,阜南县县域医共体改革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与肯定。8月12日,在国家卫计委召开的安徽综合医改专题新闻发布会上,阜南县人民医院院长陈雷作为特邀嘉宾接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家媒体记者的采访,将阜南县实施医共体改革的情况及成效作了介绍。
     那么,改革进行到深处,阜南县人民医院又是如何做的呢?2015年,依据医改相关文件精神,阜南县人民医院及时改革基金支付方式,充分发挥新农合资金杠杆作用,在医共体内实施按人头预算,超支不补,结余考核留用,对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设定相应考核指标,使医疗机构的职能由疾病诊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激励了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共同发力,不断提高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了基金使用效率。
     今年5月31日,在2015年度第一县域医共体工作表彰大会上,阜南县人民医院拿出194.3244万元奖励给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工作突出的乡村两级医疗机构,使分级医疗机构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

      五问:未来之路如何走?
     深化改革永不止步,站立潮头更要争先。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是综合医改试点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于全面完成综合医改试点任务至关重要。”陈雷告诉记者,对于阜南县人民医院而言,医改永远没有尽头,虽然在全国公立医院改革中,阜南带了一个好头,但是深化改革必须永不止步,站立潮头更要争先。
今年4月,阜南县人民医院信息化系统顺利切换,升级后的系统涵盖了医院所有业务,满足了医院业务需求、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今年8月阜南县E教授诊所的用户端顺利部署到县医院的临床科室、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经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四位一体”的线上交流互动,为阜南医疗走向区域扩大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条件。
为进一步改善就医环境,以优质的服务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阜南县委、县政府把阜南县人民医院新区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与阜阳市政府打造“健康阜阳”的理念相呼应,与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相结合,规划建设占地360亩、总床位为近1500张的“医养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科学规划,完成“六个中心”的建设(即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心、肿瘤治疗中心、重症监护中心、急诊急救网络中心和检验中心、影像中心),确保医疗资源满足阜南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
 “我们有信心把阜南县人民医院打造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面旗帜。”陈雷表示,未来,阜南县人民医院将始终坚持推进“健康阜南”、“健康阜阳”建设为目标,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促进为目的、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重点,着力突出破除药价虚高、公立医院补偿、基本医保统筹管理等关键环节,积极实施“防未病、看小病、治大病”模式,努力促进“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任秉文)